審計項目總結是項目審計的最後一個環節。通過組織全體參審人員對審計過程進行全面的回顧🙏🏽、深入的考察和理性的思考🦠📤,系統地梳理成功的經驗和失誤的教訓,有助於準確地認識審計工作新挑戰,提出審計工作新思路,推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審計理論和實踐的發展👚。
一、審計項目總結的作用和意義。
通過總結🛝🕖,在審計過程中積累的零散的、表面的、感性的看法將演化成系統的、深入的、理性的認識⚛️,有助於探尋審計規律、推進審計實踐™️、提升人員素質和提高審計質量。概括來說🚔,審計項目總結具有四個方面的意義🚣🏻♀️:
1🧑🏽🌾、探尋審計規律。毛澤東同誌在《實踐論》裏說🧕🏽:“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直接經驗則來自變革現實的實踐🐹。審計規律同樣需要在實踐、研究、認識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劉家義審計長曾強調👨🏽🚀:“以往總結過的經驗♌️🧜🏽♂️、形成的理論𓀛,還有進一步總結、進一步深化的需要。同時,我們還要從面對的新情況、新問題中提煉、歸納出新的經驗👩🏻🚀🤦♂️,做出新的理論概括。”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對審計規律的認識需要把握一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循環過程🙅🏿♀️。審計人員作為直接實踐者🤵♂️,對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體會最深🔘,受到的影響也最大。適時組織開展深入細致的審計項目總結♾,讓審計人員暢所欲言,憑借事實說話📽,對審計工作安排和方案提出寶貴意見🏄🏼,對審計實踐的現實問題做出評判,既可以總結完善在審計中摸索的好經驗好做法🧔🏽,豐富現有的審計理論,又可以及時把握審計工作的新方向,集中群眾的智慧研究改進審計工作的新思路,總結探尋出審計新規律。通過總結探尋出的審計規律是客觀固有的規律,而不是主觀臆想的規律🔦,既能指導審計實踐,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近年來,審計機關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總結審計實踐經驗😶,科學分析經濟社會發展與審計工作發展的內在聯系,提出要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有力地推進了審計事業科學發展。
2.推進審計實踐🧖🏿♀️。就審計組而言🍡,項目總結過程其實是一個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促進協作、共同進步的過程。一己之見有限,眾人之智無窮,在項目總結過程中,審計組成員間實現了充分的信息共享🧑🔬,既可以分享彼此成功的經驗,又能有機會相互吸取教訓🧑🏽🌾,共同推進審計實踐👩🔬。好的經驗固然是通向成功的捷徑🧔🏻♂️,失敗的教訓同樣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正如歌德所說“錯誤同真理的關系,就像睡夢同清醒的關系一樣🖌。一個人從錯誤中醒來,就會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通過開放式的溝通交流★,既能讓每一位審計人員正視審計過程中的失誤和失敗,吸取他人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又能讓實踐探索出的新經驗新方法在更廣範圍內得到推廣和運用🙅🏼,在更深層次上得到檢驗和修正。就審計機關而言,通過審計項目總結,可以深入了解真實的審計環境以及面臨的困難,在肯定成績發揚經驗的同時🔍,有助於看透抓準審計面臨的新挑戰🍃,未雨綢繆🍥,及早提出應對措施💲。因此,審計項目總結對正確認識和運用審計規律,推進審計實踐🧑🏻⚖️,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3、提升人員素質。每一個完整的審計項目,不管規模大小,都不可能完全照搬先例,也不可能供將來完全復製🐋,即便是審計項目中的某些重復部分,也有各自的獨特之處,任何教科書都無法面面俱到👨🏿🦱。每一個審計環節♡,無不凝聚著審計人員的心血,蘊涵著創新的智慧。對審計人員來說,每個項目都是一個鍛煉的過程和難得的經歷,有很多經驗和教訓值得認真總結🏃🏻♀️➡️。中國傳統哲學一向強調自省👩👦,認為通過反省可以提升智慧🛵,提升才幹🧑🏻🏫🧑🏽🚀,《荀子·勸學》講到“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通過回顧做了些什麽,如何做的,做得怎麽樣,有利於審計人員提出並研究新問題,更廣泛地汲取信息開闊視野😂,使業務知識從“封閉”走向“開放”。可以說⟹,通過審計項目總結🪖⇒,審計人員既積累工作經驗,也培養和提高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改進思路和工作方法👌🤦🏿♂️,在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也實現了審計業務和理論水平的提升🫸🏻。
4、提高審計質量。獨視不若與眾視之明也,獨聽不若與眾聽之聰也🧑🏿。審計項目總結還是一個集中全體參審人員智慧對審計取得的資料和素材進行“二次開發”👳🏿♀️🕵🏻♀️,最大限度提高審計質量的過程。通過集思廣益,將散見於審計過程之中的資料、素材🏂🏽、證據和線索集中起來,進行全新視角的觀察🤘🥙,全方位的思考,全局性的統籌🔯,既能有效甄別審計證據,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有效地保證審計質量📿👩❤️👩,還能進一步厘清思路👨🏼💼,拓寬審計結果應用領域,提升審計結果應用層次🙍🏿,打造全新的審計成果。
二、準確把握審計項目總結內容,力戒空🫳🏽、偏🦝、亂。
開展審計項目總結,一要簡要陳述與審計項目有關的背景,適當地描述項目完成的主客觀條件,介紹總體審計思路、關註的重點和可利用的審計資源等;二要認真梳理審計全過程🙆🏿♀️,包括實施方案的製定和執行情況🤦🏿♂️、審計諸階段的關鍵點、重大問題的契入點、主要審計成果、值得推廣的經驗和做法等;三要深入剖析審計實施方案執行偏差及原因🏋🏿♀️,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研究防範和控製審計風險的措施;四要客觀評價審計項目管理的缺陷和啟示🧑🏿🎨,如是否準確地把握住了項目重點,是否有效地利用了審計資源,是否合理地分配了任務💟,是否及時地進行了溝通協調👂🏿,是否充分地調動起人員的積極性等🍎;五要講體會談心得,在基於客觀事實的基礎上🤌🏿🫰,發掘審計本質和規律,總結提煉審計實踐中探索出的好經驗和新做法𓀐,深入分析審計工作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針對性地從審計程序🦦、審計內容和審計方法以及審計組織方式等多方面全方位地提出應對措施,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要準確把握審計項目總結的重點🈲,避免總結結論的空泛和偏頗,要做到三戒:一戒空。一個項目結束後,審計人員或希望放松一下疲憊的身心,或急於投入到下一個項目中去🦂,以一種應付敷衍的態度來進行項目總結,除了介紹項目背景,就是諸如“加強管理🖱🧏♂️、協調溝通、及時跟蹤”等空泛的套話🚵🏻♀️,缺少實質性的內容;二戒偏,偏離項目總結的初衷🍅,把總結作為發泄不滿的機會,一味地怨天尤人👣,找客觀原因,不能平心靜氣地從成績和錯誤兩方面,分析研究查找問題的根源,以至於同樣的問題不斷重復;三戒亂,不能從錯綜復雜的審計實踐抓住影響項目成果和成效的關鍵因素👨🏽,眉毛胡子一把抓🧻,問題找出不少🥽,實質內容一個沒有。
三、合理選擇審計項目總結方式👨🏻🍳。
審計項目總結有多種方式,按總結主體可劃分為個人總結和集體總結。個人總結是審計人員把個人審計實踐中的體會和感悟記錄下來🧜🏿,可以是工作中的好方法、好點子、好經驗,也可以是缺陷、不足和失誤。其優勢是靈活性強👩🏫,隨時隨地隨感而發🍉,並且都是最真實的個人感悟🛗。但個人總結往往不能深入、系統🦿、全面反映審計項目整體狀況,總結結論易流於單一、狹隘、模糊。相對來說,集體總結可以更好地集中群眾的智慧,發動群眾一道來總結經驗,認識規律🚣🏼♀️。全體審計成員集中起來,將每個人對某個具體審計事項或某一問題的思考、感悟和解決過程展現給其他成員👩🏼🍼,經過充分討論🥯,不同的觀點相互補充、相互啟發,既有利於審計人員開拓眼界,又有利於在更寬泛的領域和更高層次上開展審計理論和審計方法的探索🧑🦲🧑🦰。但若不加控製⛺️,集體總結易偏離主題,甚至成為個別審計人員發泄委屈👩🏿💼、抱怨不滿的“控訴會”🚇。因此,審計組長一定要引導好總結的話題和方向,控製好討論的節奏,對個體的總結進行歸納匯總,將各方面的意見轉化為系統的建議,確保集體總結取得實質性結論。
按總結的時間劃分🧑🔬,審計項目總結可分為事中總結和事後總結。事中總結是在審計項目進展到一定階段後,或遇到新情況📓、新問題的時候可以進行事中總結,歸納前期情況,及時並針對性地解決工作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促進後續工作順利開展。但事中總結缺乏對項目總體的考量𓀐。事後總結是在項目結束之後🍅,通過對審計全過程回顧、分析和評價👩🏿🦳,系統性地分析項目實施的得失利弊🧘🏽♂️,但存在滯後性的缺點🌸,對本項目的實施幫助不大🤚。最好的做法是將事中總結與事後總結緊密的結合起來📚,在審計項目實施的各個階段適時地展開,對實施過程中湧現出來的有價值的經驗和做法及時總結推廣👃🏿,促進下一階段的工作。項目結束之後,再進行一次對全過程的總結🔐🚗,形成總體的結論。如果說對各個階段的事中總結好比一系列零散的點,那全過程的事後總結就像一條線🪳,將這些點串起來,實現審計項目總結的及時性、針對性、全局性和系統性。
四🧔🏿♀️、精心提煉審計項目總結報告
審計項目總結成功與否關鍵在於能否形成一篇高質量的總結報告。對此,在內容上應把握以下要領:
1🧑🏽🎨、專業性。審計項目總結是對審計專業問題進行的研究🎭,必須緊緊圍繞審計工作的目標,在審計職能的範圍內,選取專業的視角,結合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地進行探討,切忌泛泛而談、生搬硬套。
2、實踐性🔮👩🏻🏫。審計項目總結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用以指導今後的實踐。因此💊,審計項目總結不可主觀臆斷,必須從客觀實際出發📠,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總結經驗深刻獨到,剖析問題一語中的✭,得出的結論對審計項目管理和審計現場決策起到指導和推動作用,具較強的可操作性🏌🏻♀️。
3、創新性。審計項目總結一定要站得高一些,望得遠一些,眼界寬一些,胸懷大一些,力求選取新視角,提出新觀點🈲,陳述新見解,得出新結論,做到每一個項目都有新的收獲💬。(劉峰周馳平)